通知公告
外省资讯
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单位申报认定后可分别获得10万元、20万元资助。以下是关于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单位申报好处、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相应内容。下文中的政策咨询热线可在您需要政策指导的时候为您匹配相关政策专家进行免费一对一政策解答指导。
【政策一对一解答指导热线:15005600923<V同号>】
咨询热线可享受的服务内容包括:
【1】免费获取最新即时性政策内容;
【2】针对自身情况结合申报条件和政策弹性提前做好准备/规划;
【3】了解申报前期须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4】可免费获得针对性的项目规划(3~5年);
【5】获取相关项目申报代办报价(价格对比);
【6】获得综合性企业一站式服务。
*注:咨询免费!咨询免费!咨询免费!具体申报代办才会收取相应费用!
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单位申报好处
按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成市监发〔2020〕60号)、《关于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单位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成市监发〔2020〕68号),对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单位、示范单位,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资助。
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单位申报条件
一、申报范围
1.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3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地理标志行业协会。
2.属于我市重点发展产业领域、地理标志区域公共品牌;高校、科研组织在产业或技术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3.已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的,不重复资助。
4.经营发展状况良好,未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管理名单。
二、依照《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单位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成市监发〔2020〕68号)进行。
(一)知识产权优势单位
申报知识产权优势单位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申报单位应积极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1-2016)、《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0-2016)国家标准;建立较为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执行情况良好;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至少有一名领导分管知识产权工作;已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
2.知识产权信息利用能力较强。重视专利信息化建设和专利信息利用,已建立行之有效的专利信息利用渠道,研发人员具有专利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利用专利信息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专利战略研究。
3.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实施积极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运用行政、司法、调解等多元化的争议解决方式,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近三年无恶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4.知识产权量质较高。各类知识产权布局合理,符合单位发展需求,近三年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商标、地理标志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信誉和公众认知度;积极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积极推进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互保;
5.知识产权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高校、科研组织构建了科研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相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探索推进科技成果产权改革试点,近3年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实施率平均不低于15%。
6.知识产权投入力度较强。有明确的知识产权工作经费,有关专利申请、维护、诉讼、信息利用、实施、培训、奖励等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营方面的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以下标准:年营业收入高于2亿的,其知识产权经费投入要大于营业收入的0.3%;年营业收入低于2亿的,其知识产权经费投入要大于营业收入的0.5%。
7.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近三年管理层及技术研发等核心人员的知识产权培训率达到80%以上,员工的培训率达到60%以上。
(二)知识产权示范单位
申报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已认定为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三年培育期满,考核复验通过。
2.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企业应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国家标准认证,并持续有效运行;高校、科研组织应贯彻实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1-2016)、《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0-2016);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与管理体系,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已成为单位整体管理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技术创新以及生产经营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全程参与了项目的研发和战略决策,并形成正式规章在企业内部执行。
3.知识产权战略成效明显。知识产权战略融入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总体战略之中,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规则谋求自身发展、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强。
4.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有效。根据实际情况,以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积极建设或拥有专利信息数据库,通过对知识产权信息的利用和分析,掌握当前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在相关部门合理利用了知识产权信息分析的结果。
5.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实施积极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建立贯穿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全过程的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和风险管控机制;推行知识产权合规管理,加强人cai交流和技术合作中的技术秘密保护;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处理能力强,运用行政、司法、调解等多元化的争议解决方式,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近三年无恶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6.知识产权量多质高。研发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或重要核心专利;企业各类知识产权布局合理,符合单位发展定位,近三年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申请和授权总量和质量持续稳定增长;商标、地理标志在市场上有较高信誉和公众认知度;积极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推进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互保;
7.知识产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企业销售收入在省内同行业中领先,并且保持连续两年赢利,产品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率、品牌知名度居成都市同类产品前列,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企业近3年知识产权产品(服务)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平均值不低于70%。
8.知识产权投入力度强。有明确的知识产权工作经费,有关知识产权申请、维护、诉讼、信息利用、实施、培训、奖励等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营方面的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以下标准:年营业收入高于2亿的,其知识产权经费投入要大于营业收入的0.5%;年营业收入低于2亿的,其知识产权经费投入要大于营业收入的1%。
9.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成果有效。高校、科研组织构建了科研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相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探索推进科技成果产权改革试点,近3年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实施率平均不低于20%。
10.知识产权工作特色鲜明。重视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质押融资等途径拓宽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知识产权工作形成特色。
其他事项:
(一)项目推荐单位为区(市)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二)申报单位未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管理名单。
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单位申报材料
1.《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单位申报书》;
2.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实施等相关文件;
3.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
4.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相关知识产权权利证明材料;
5.知识产权产出经济效益相关证明材料;
6.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重大荣誉证书复印件;
7.申报单位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8.上年度财务报告;
9.其它相关材料。
材料报送要求:
(一)两个以上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需项目合作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二)申报单位根据申报指南完成项目申报书,申报资料装订成册并加盖骑缝章(一式2份),同电子格式版本一并报属地区(市)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